此网站目前只兼容Chrome、Safari、Firefox和IE 10及以上的浏览器。

专业 / 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

《金石偈语》

入围
材质或格式: 机械臂装置(不锈钢&PET塑料)
尺寸或技术信息: 1.7m(H)*1.5m(W)*1.5m(L)

金石偈语(海报)

金石偈语(视频)

金石偈语(PPT)

作品简短介绍

一.核心概念
《金石偈语》这件机械装置是一场当代技术文明的祭仪剧场。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元素揭示技术文明脆弱本质:生锈的黄铁矿球体、永动机械臂和矿石代码转换装置。机械臂持续将金属球推上斜坡顶端,但球体总会滚回原点,上演徒劳的推举游戏。具有"愚人金"之称的黄铁矿从耀眼银白逐渐锈蚀成褐红残渣,恰似科技承诺的虚幻光环——那些宣称永续运行的"云端"智能系统,实则建立在对地球矿产资源的持续掠夺之上。

作品不探讨西西弗斯式劳作的意义,而是揭露技术社会中循环暴力的结构性荒诞。技术理性将人性、资源、生态压缩为可消耗的数据,形成系统暴力;人类既是技术暴力的实施者,也是牺牲品,陷入无解困境。所谓 “进步”,实为闭环中的自我献祭。作品不提供答案,迫使观者直面技术系统的吞噬性,探寻破局之径。

二.语境
装置受加缪存在主义启发,机械臂的循环象征人类在技术系统中的无意义劳作。黄铁矿的氧化,也和本雅明 “历史废墟论” 相符,展现了技术进步对自然和文化的破坏。设计师本人目睹90年代初抽油机的机械律动与现在废弃油罐的锈蚀,这种经历深刻塑造了对资源代谢的认知——黄铁矿球体的氧化轨迹,实则是石油工业记忆在数字时代的转生。

三.主题聚焦
1.金色谎言:黄铁矿一开始的闪亮就像技术描绘的美好未来,很吸引人,但它氧化的过程则让我们看到了依赖硬件背后的生态代价。
2.循环暴力:机械臂的精准动作复刻石油钻井的工业节律,每分钟3.2次的推举频率隐喻算法对资源的暴力穷举。
3.个体消解:观众按下“开始”按钮激活系统后,镜面倒影被切割为数据碎片,揭示人在技术社会中的主体性消解。

四.装置实现
1.黄铁矿球体:黄铁矿球体初始金黄,象征 AI 产业表面的辉煌。矿石的时间维度与人不同,虽当下看似无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氧化,使滴胶球体变黄,内部写有个人目标的纸条也被浸染腐蚀。这现象暴露出技术背后的生态问题,展现技术暴力对个体意志的侵蚀。
2.机械臂:它是现代技术社会的象征,重复的动作反映出人类在算法控制下的困境,机械臂抓取时的阴影投射,突显了和挖矿的联系。
3.双段坡道:球体被推到坡顶后又会滚回起点,镜面坡道能映出观众的影子,让人不禁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被困在了某种循环里。
4. 顶部锥形光源:球体上升时光线变强,象征着目标明确充满希望;球体坠落时光线变弱,就像希望破灭后的失落。

五.观众体验
进入场景:观众踏入白光空间,机械臂托举的黄铁矿球体如小型太阳。
观察循环:观众目睹机械臂的重复动作,感受技术系统的运作与个体的渺小。
离场反思:展柜结束时,出口处地面上标注“一块AI芯片≈开采50公斤黄铁矿”, 将技术消耗转化为可触的生态债务。

《金石偈语》通过巧妙的设计,让观众思考技术时代的荒诞和人性的迷失。每一次按下 “开始”,都是在思考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实践,以及您的作品如何与中国的设计、社会、环境或文化相关。

一.作品概述
《金石偈语》以黄铁矿(“愚人金”)为核心媒介,通过其“金色谎言”与“氧化真相”的双重物性,构建技术社会的批判寓言。机械臂以每分钟3.2次的精准频率推举球体,复刻石油钻井机的工业节律;双坡结构的矿脉-代码拓扑,则揭露虚拟算力对实体资源的寄生逻辑。黄铁矿从镜面光泽氧化为锈红残渣,映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效率崇拜与生态代价的深刻矛盾。

二.创造语境
设计师本人成长于油田迁徙轨迹中,亲历石油工业的兴衰。童年记忆里抽油机的机械律动与废弃油罐的锈蚀,塑造了对资源代谢的独特认知。装置中黄铁矿的氧化轨迹,实则是油田社区从“铁人精神”标语到养老院残影的转译——当盐碱地吞噬油罐区的土地,作品将个体记忆升华为对技术现代性的普遍质询:资源开采既是发展的引擎,亦是生态与文化的刽子手。

三.物质性的批判
黄铁矿的氧化叙事直指技术文明的虚伪性。其镜面光泽象征AI产业的黄金幻想,而FeS₂→FeO(OH)·nH₂O的衰变则揭露硬件制造的生态代价。球体标注“一块AI芯片≈50公斤黄铁矿”,将中国铜矿进口占全球60%的现实浓缩为可触公式。
机械臂的算法设计具有双重指涉:每分钟 3.2 次的推举频率,既复刻石油钻杆的物理节律,亦隐喻技术系统对自然时间的暴力压缩。当观众按下 “开始” 按钮,装置启动的液压声与油田柴油机的历史轰鸣形成跨时空共振 —— 这不仅是交互行为的触发,更是对资源型城市居民命运的重演:从石油移民到数字劳工,被动性始终是工业化叙事的隐秘注脚。

四.未完成的忏悔
顶部锥形光源(5000K 冷白)模拟油田探照灯的光谱暴力,构建工业化生产的视觉规训。球体抵达坡顶时的强光聚焦,复现 “年产原油 3000 万吨” 庆功宴的辉煌幻觉;坠落时的光线坍缩,则对应油井枯竭后社区断电的漫长黑夜。
镜面坡道的设计受到本雅明 “历史天使” 启示:观众倒影与黄铁矿球体滚动的影像重叠,揭示技术文明的镜像暴力 —— 所谓 “进步”,实则是将矿坑伤痕转化为数据资本的增值符号。当黄铁矿锈渣在展柜中堆积成微型山脉,《金石偈语》完成了对发展主义最尖锐的质询:我们如何在硅基蓝图中安放被石油腌渍的土地?

五.结语
《金石偈语》拒绝技术浪漫主义的叙事陷阱,通过黄铁矿的衰变棱镜,折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层裂隙。在抽油机的锈迹与机械臂的冷光之间,在油田养老院的沉寂与数据中心蜂巢的嗡鸣之间,作品构建了一种临界状态下的物质诗学 —— 它不否定技术进步,但质疑其单向度的暴力逻辑。当观众目睹自身倒影在矿脉 - 代码的裂缝中破碎时,终将理解:每次点击 “开始” 的抉择,都在参与书写文明与自然的新生死契约。


王园园
北京

设计师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信息体验设计硕士,她从自然界的生命智慧中汲取灵感,运用仿生设计思维重塑生态主题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将生态哲学思考、数字人文研究手段与生物基因信息分析技术相融合,发展出特有的"数据考古"创作路径——即通过数字技术挖掘环境记忆,追溯生命系统与人类文明的交织轨迹。 其作品以数字影像与智能交互装置为载体,先后落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BBC Television Centre、首尔KR美术馆、荷兰设计周等国际艺术场域。2024年,团队作品荣获Lumen国际数字艺术影响力大奖,实验艺术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

返回列表

目前网站正处于公测阶段

继续浏览

请将手机竖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