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页典型页面展示1

内页节奏展示

书籍侧面细节展示
书籍在拍摄地地板展示
书籍典型页面展示4
整体书籍内页展示
布局书籍细节展示
在无序疯狂的电音RAVE自由派对中,到底能讨论什么样的和平?我穿着象征规则的高中校服,带着预设和偏见,去参加从未参与过的RAVE自由派对。出发前我设想我可能会被不允许进入,会被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可能会……但事实上没有发生任何事情。派对消弭了人的各种社会属性界限,不同阶级,不同来源的人们在强有力的节拍中、拥挤的舞池里、昏暗炫彩的灯光下放纵自我,脱离现实沉浸在精神世界中,以噪音、娱乐和舞蹈为传统意义上的秩序进行挑战。约翰·列侬想象和平世界中的全人类为今天而活;一起分享世界;活在宁静和平中;都在RAVE自由派对里都一一实现。
北京,这座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心脏,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如今脚步渐缓,现代生活的压力日益沉重,负担层层叠加。在北京拥挤的地铁里,人们身着单调的黑白灰,无人交谈,只是疲惫地盯着手机,四周弥漫着压抑的气氛。北京,许多人视为幸福指数低迷的城市,一个更适合学习而非生活的地方。那么,北京的夜晚,人们的娱乐活动又是怎样的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邂逅了一个纯粹的RAVE派对场所。初入此地,我被深深震撼:那里洋溢着热烈自由的气息,充满活力的互动,人们聚集一堂,享受着电子音乐带来的胸腔共鸣,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身躯,释放着积压的压力。那个夜晚,时间、空间、自我仿佛都消失了,我心想:这是北京,一个迥然不同的北京!
这次经历促使我启动了一个设计项目:一本关于Rave派对的百科全书。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了解到Rave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孕育出了Rave精神PLUR:Peace(和平)、Love(爱)、Unity(团结)、Respect(尊重)。我希望以一个非传统视角,一个截然不同的身份去观察这个派对。我扮演了一个派对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极端角色——一个高中生。出发前,我预想可能会被拒之门外,会受到异样的目光,但事实上,一切都出乎我的预料,我自由地多次前往,派对中人们不仅不排斥我的记录,还友好地与我互动。
我的预设被打破,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种自由,一种和平。派对模糊了人们社会属性的界限,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穿着着各式各样风格迥异,色彩斑澜的衣服,在在地下活动中、强烈的节拍下、拥挤的舞池中、昏暗炫彩的灯光里释放自我,暂时逃离现实,沉浸在精神世界中,用音乐、娱乐和舞蹈挑战地面上传统秩序。我的设计探讨了外来Rave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打破刻板印象的窗口。夜生活文化是否一定是不洁的?参与者是否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放松方式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一种选择。完成这本书后,我将书籍内页展示在派对场地的墙面上,吸引人们来置于灯光下的书籍翻阅,受到了Rave文化爱好者的喜爱。设计的价值在于将文化融入社会,在中国,Rave文化被称为亚文化,似乎是格格不入的,但它们必然是社会价值的一部分。每个人在为生活奔波的同时,在不干扰秩序的情况下,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能追求自己喜好的小众文化,这是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和平的体现。
好奇、勇敢,喜好社会学和人类学,享受于挑战舒适区的不确定性,致力于跨越认知与实践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