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全域自然博物馆详细方案 - 方向生态
坪山全域自然博物步道宣传片
“坪山全域自然博物”项目坚持“水泥步道零增长、生命物种零冲击、生态环境零损失”的“三零”原则,构建覆盖坪山全境的15条自然鉴赏和学习线路。
通过“一张图、一套标识解说系统、一套书、一系列课程、一个导赏程序”,“五位一体”构建起零机械建造、智慧型呈现、全区域覆盖、全民共享的博物研习步道系统,形成了“一核(深圳市自然博物馆)、一环(坪山河、马峦山闭环)、五片区(大学城片区、燕子湖片区、中心公园片区、碧水湖片区、聚龙山片区)”总计106公里的自然步道体系。

坪山自然全域博物馆 - 科普解说点

坪山自然全域博物馆 - 环境图

坪山自然全域博物馆手作步道 - 石台阶

坪山自然全域博物馆手作步道 - 休憩空间
“坪山全域自然博物”,与深圳自然博物馆相呼应链接,在水泥步道零增长、生命物种零冲击、生态环境零损失的“三零”原则下,构建了覆盖坪山全境的、环绕深圳自然博物馆的15条自然鉴赏和学习线路。
通过“一张图(15组功能完善的导赏地图)、一套标识解说系统(1200个自然研习博物牌)、一套书(15册图文并茂的自然导览读本)、一系列课程(408节覆盖全程的线上学习课程)、一个导赏程序(408个实地观察与研习点)”,“五位一体”构建起零机械建造、智慧型呈现、全区域覆盖、全民共享的博物研习步道系统,形成了“一核(深圳市自然博物馆)、一环(坪山河、马峦山闭环)、五片区(大学城片区、燕子湖片区、中心公园片区、碧水湖片区、聚龙山片区)”总计106公里的自然特色研习步道。
我们的坪山,它们的坪山。在坪山1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超过2700种的自然生命,而人类只是其中一种。通过充分的户外调研,累计探明各种类型的步道超过150公里,累计记录高等植物超过1900种(野生种及栽培种),高等动物超过400种,昆虫、蜘蛛等无脊椎动物超过600种,为开展后续的环境解说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数据和内容支持。坪山全域自然博物精选15条线路,覆盖坪山区各个山林、河流、瀑布等自然景点,以及与之相连的文化历史景观。每一条线路均设置专属主题,可以欣赏到多彩的地质、生态、植物、动物景观,同时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云上博物馆“坪山全域自然博物”小程序,涵盖步道攻略、科普视频、自然课程、博物百科、VR实景、拍照识别、古树古迹、打卡等功能,亲近大自然无门槛,打造足不出户也能云游坪山的沉浸式体验。
坪山全域自然博物系列读本共15册,分别聚焦于不同的步道主题,比如诗歌、禾雀花、赏梅等。每一册都包含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描述,让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徒步线路、步道上的各种生物和风景。
坪山全域自然博物是国内第一个零机械建造、智慧型呈现、全民共享的博物研习步道系统,通过展览、活动、新媒体宣传等方式,让市民够更好地了解步道系统、自然生态与科学知识,从而走进自然、关注自然。
方向生态成立于2016年,长期关注生态环境与自然教育。在生态环境提升策略、自然步道建设、环境解说系统建设、自然教育服务、自然影像创作、图书编写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