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站目前只兼容Chrome、Safari、Firefox和IE 10及以上的浏览器。

学生 / 产品设计

造型线香:时间的礼物

入围
材质或格式: 香
尺寸或技术信息: 尺寸可变,长度范围约3至14厘米,宽度范围约为0.5至3厘米。材料为传统香材和回收利用的茶叶残渣。
00:00
00:00

四种焚香效果视频

1 / 4

详细作品方案pptx

燃烧效果-蕾:春信

燃烧效果-花:展颜

燃烧效果-叶:荣枯

燃烧效果-山:新雪

包装效果

作品简短介绍

《造型线香:时间的礼物》是一系列通过创新造型和工艺设计的线香。

香自古以来在中国就被用于祭祀神明、衡量时间、净化身心等,拥有悠久的历史,后来随佛教传入日本,并作为熏香产品在欧美其他国家受到欢迎。传统的线香造型单一,关注使用功能和气味,而这系列作品则聚焦于香本身的造型和制作方法创新,同时将燃烧过程本身视为一种视觉表现,旨在直观展现时间的流动。作品的原料在传统香材的基础上加入了一部分回收的茶叶等残渣,既在视觉上体现了循环的概念,也通过制作工艺表达了这一思想。

作品以四季为主题,将脆弱且短暂的生命形态转化为自然的造型。这些香的燃烧过程象征着四季流转和节气更替。例如,花蕾形状的香点燃后,明亮的光点让人联想到早春梅花;叶片形的香则如秋季红叶般红艳,最终枯萎。春天,一片芳华;冬天,白雪飘落。如同古诗词中的意境:“一岁一枯荣”,“纷纷开且落”。时间在线性地流逝,生命在轮回中循环,而花开与花落同样值得细细体味。

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与四季的流转密切相关,禅的思想则强调关注当下的内涵,直指人心。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不仅追求感官的体验,也期望精神层面的回归与平和。对传统工艺和文化的发掘,成为一种灵活的语言和载体,隐喻人与自然、物质之间的微妙连接。静静地看着香燃烧并化为灰烬的过程,为观者提供了一种超越文化和语言的直观体验。“Present”既是当下,也是细细品味当下的时间所能带来的一份礼物。“与君共此一炉香”,点香的过程也是重新建立与他人、与自然的连接的一段珍贵的时光。

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实践,以及您的作品如何与中国的设计、社会、环境或文化相关。

拥有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的专业背景,同时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共创型社会设计,使我能够从多个维度在艺术与设计、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研究和创作。

在日本和英国的留学及工作经历,使我能以海外视角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代设计。日本与中国同属东亚,文化一脉相承,茶道、香道、禅宗等均源自中国,并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在思考中日文化艺术的交融与差异时,我更关注中国文化中更原初、更核心的部分,以及其在当今社会的普世价值。传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复刻古老工艺,更需要融会贯通,在深厚的历史脉络中找到切入点并深入研究。

相较而言,英国视东亚文化为遥远而独特的存在,因此在艺术设计的视角上展现出更多元的趣味。在向英国观众介绍东方思想文化时,东亚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尤为突出,善加利用这一点,能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同时,我在作品中注重超越语境与差异,使观者无需过多解释,便能通过直观的感受理解作品。以“物”本身的语言进行交流,是我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此外,我也关注并思考当下的社会与环境问题。特别是在产品设计领域,在快速发展、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如何设计、解决何种问题,可以有多元的视角。关注人文与个人精神层面,唤醒深层感知与意识,是当代产品设计中极具潜力的一面。宏大的理念和复杂的社会议题,甚至触及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也可以通过小型产品触发用户的体悟与思考,这正是产品设计能够为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


何恺宁
日本京都

1996年生于中国杭州。 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现居日本京都,目前就读于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和伦敦艺术大学合作的Global Collaborative Design Practice硕士课程。 在亚洲与英国的研究背景中致力于研究社会设计以及传统工艺产业。作品多关注于产品设计与视觉艺术的交汇处,发掘传统手工艺的新意和物质中隐含的诗意。

返回列表

目前网站正处于公测阶段

继续浏览

请将手机竖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