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站目前只兼容Chrome、Safari、Firefox和IE 10及以上的浏览器。

专业 / 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

坏设计

入围
材质或格式: 纸质印刷品
尺寸或技术信息: 160✖️228mm

坏设计

正面

展开

正背

内页

坏设计翻书视频

坏设计

作品简短介绍

作者将自己10年间采访过的12位不同领域的设计师、艺术家集合在一本书里。他们在创作上都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脱离主流审美趣味,我们把这种强烈的共性定义为“坏设计”。
我在设计中将“坏”的概念贯彻到书籍的每个角落。护封外Riso印刷的照片需要和塑封膜一起被撕毁,这个拆开的行为正是“坏”的开始。书籍为双护封其最外面的护封共有24款,由随机抽取的书中内页裁切而成。我认为书中每个人、每一页,每个字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为封面主体的权利。书中邀请了6位不同领域的青年学者分别对文章进行点评,他们的文字被以弹幕的形式穿插在书中,其中每人提炼一句集合起来以外卖条的形式粘贴在护封上,这是我们对“精英式批评”的反向消解。
封面上所使用的文字来自于我在城中村废弃墙面的涂鸦,文字丑陋粗粝正契合了我对“坏”的需求。它们通过多层丝网印刷形成了透叠的遮挡关系覆盖于封面之上制造了杂乱无章、难以阅读的感受。在排版上每篇文章通过字体、字号、字重等等手段建立了各自完全独立的网格系统,这种仅从视觉出发,刻意破坏常规阅读逻辑的手段,让图文形成了一种外在混乱、晦涩内在自洽的状态。书中交替使用的7种纸张也在触感上加剧了这种混乱的编排组织。

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实践,以及您的作品如何与中国的设计、社会、环境或文化相关。

创作实践以《坏设计》为实验载体,构建了一个解构传统设计范式的文本场域。这个项目通过对"坏"的哲学重构,形成了三个层面的文化对话:
1. 对精英话语体系的消解机制
通过24款随机护封的民主化设计,每个内页都获得封面话语权,这暗合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趋势。外卖条形式的批评集锦,将学术话语降维至市井媒介,形成对知识特权阶层的温和反讽。弹幕式批注系统将严肃批评转化为流动的视觉狂欢,这种解构策略恰似中国Z世代对权威叙事的戏谑解构。
2. 城市肌理的视觉转译
封面文字挪用城中村涂鸦的野性美学,其粗粝质感与规整的印刷文明形成张力。丝网印刷制造的视觉淤积,恰似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表皮被层层商业广告覆盖的现实图景。7种纸张的触觉蒙太奇,隐喻着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物质文化的断层与拼贴。
3. 阅读伦理的重构实验
通过建立12套独立的网格系统,刻意制造的阅读障碍成为对效率至上的反抗。撕毁塑封的参与式破坏,将书籍从圣物还原为可损毁的日常物,这种反收藏逻辑呼应着中国年轻群体对"仪式感消费"的祛魅。
在文化维度上,项目以"坏"为棱镜,折射出当代中国设计界的身份焦虑——在全球化审美与本土文化自觉的夹缝中,"坏设计"的提出实质是建立另类价值坐标的尝试。那些看似混乱的视觉语法,恰是数字化时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的诚实显影。


顾瀚允
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万象新天426B-2002

顾瀚允,艺术指导, T-Workshop 创始人,现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 作品多次入选日本东京 TDC,纽约 TDC,曾获得香港 HKDA 评审奖、金奖、 银奖、铜奖,GDC 提名奖,德国 IF,美国 ONE SHOW,英国 D&AD, 亚洲最具影响力大奖,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铜奖,方正字体大赛 提名奖,美国 IDA,德国红点奖,台湾金点奖及其它奖项。

返回列表

目前网站正处于公测阶段

继续浏览

请将手机竖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