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站目前只兼容Chrome、Safari、Firefox和IE 10及以上的浏览器。

学生 / 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

In Between

入围
材质或格式: 综合媒材装置
尺寸或技术信息: 40x40x40cm

In Between_1

In Between_4

In Between_5

In Between_6

In Between_7

作品简短介绍

你有过中间体验吗?像是被困在有雾的房间里吗?本装置艺术作品探索了身份、过渡与成长的主题。艺术家通过雾和漂流木的象征,将移居者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经历的阈限心理状态视觉化。作品中,观众被邀请进入一个阈限空间,面对一面镜子和一个装有漂流木的透明盒子。雾象征着中间状态中短暂的障碍,而漂流木代表了寻求稳定和归属的旅者。当雾气散去,清晰的倒影显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自我发现和清晰度浮现的隐喻,鼓励人们拥抱变化中的潜力和未知。
该作品曾在伦敦Brompton Cemetery, Asylum Chapel和Hackney Downs Studios展出。

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实践,以及您的作品如何与中国的设计、社会、环境或文化相关。

在中国的设计与社会环境中,我的作品回应了高速城市化、科技变革与个人身份认同的问题。结合了本土文化与全球视野,用信息体验设计和新媒体手法探索人与环境、现实与虚拟的边界。

例如,我的Graduate360获奖作品之一“Tingshu”,以手制书作为媒介,承载了对评书文化的没落和祖父记忆的追溯。它不仅是一种视觉表达,更是基于材料、符号和物理痕迹的叙事探索。木制封面对应祖父名字中的“树”,宣纸、炭、颜料等综合材料则强化了时间与记忆的质感,而烟斗焦痕和灰烬的使用,更是以感官体验传递文化消逝的意象。
在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Tingshu 反映了个人记忆与时代变迁的交汇。作品不仅表达了对评书这一口述传统的思考,也揭示了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在当代设计语境中,它体现了设计如何承载情感与历史,并通过物质性与观念性的结合,引发观者对文化流变的共鸣。这种情感驱动的设计,正是中国当代设计在本土文化再生与个人叙事方向上的独特价值所在。


王源徽
北京市

王源徽,平面设计师和视觉创作者,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曾两次入选Graduate360°毕设年鉴。 其先后在中国传媒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并获得视觉传达设计学士学位(新媒体艺术专业辅修)、信息体验设计硕士学位。她通过叙事和思辨的方式探索当代生活体验,核心主题包括物质性、身份和阈限性。

返回列表

目前网站正处于公测阶段

继续浏览

请将手机竖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