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预设

完整形态

合成器官

局部2
主题印象片

介绍展板
家庭疗愈设计研究报告1
本设计从米歇尔•科尔的《家庭评估》中提出的三角关系理论出发,设想能设计一种搭配系统家庭治疗使用的医疗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取代三角关系中孩子被迫成为矛盾转移的第三方的位置,减少家庭关系不协调引发的例如儿童期发展创伤及家庭霸凌等问题。在设计设想中,以生物3d打印技术和人体神经递质系统为实体技术路径,以系统家庭理论和三角关系理论作为模式设计来源,设想出以“家庭共享器官”这一人造生命介入家庭三角关系,同时也是对系统家庭理论的拟人化呈现,取代孩子成为新的第三方介入矛盾调解,保护孩子不受到父母矛盾带来的伤害。在设想中,调解方式主要参照了目前对抑郁症治疗的物理疗法,通过共享器官抽取血液合成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后再注入身体,从肉体层面上调整矛盾成员状态,待到通过专业评估之后结合系统家庭治疗,从精神层面上持续调整矛盾成员状态,最终达到矛盾关系调解。在模拟运行流程图中讲述了单纯依赖家庭共享器官的后果:在长期依赖中成瘾,所有成员将成为该生物的宿主,最终被其吞并,成为混沌而无意识的巨大嵌合体,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这部分设想主要探索了身体恐怖与家庭疗愈结合的可能性,同时在预想未来中,希望能通过此寓言和怪谈式的设计使家庭关系问题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本创作初期,我对多名同龄人的家庭经历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结合自身成长经验进行对照分析,由此形成了核心研究问题:是否可能规避家庭矛盾对未成年个体的负面影响?如何通过干预机制促进这类心理创伤的疗愈?在这一思考框架下,我进一步接触并研究了身体恐怖及模拟怪谈类作品,以此作为感知实验的媒介,尝试在心理学、未来学与叙事性设计的交汇点上构建新的探讨路径。最终,在未来模拟与技术路径推演的支撑下,我于后续的迭代探索中构建了一套未来医疗装置体系,以此作为对当代本土家庭亲子关系的批判性介入与艺术化表达。
唐诗阳,出生于2003年,一位尚在探索中的半艺术家,当前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主要创作涉及装置艺术,插画创作,综合设计等。创作基于对当代本土家庭线性发展模式的观察与批判性反思,借助思辨设计与装置艺术的交叉实践,探讨心理学在本土家庭未来模式演进中的潜在介入方式。通过对真实情感经验的解构与再构,本研究尝试将个体主观感受转化为艺术化的探索路径,旨在建构一种以心理体验为核心的感知方式,以此拓展对家庭结构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