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站目前只兼容Chrome、Safari、Firefox和IE 10及以上的浏览器。

学生 / 时尚与材料设计

Lithos Offering 奉石

入围
材质或格式: 银,骨珐琅,24K金箔,Efcolor低温珐琅
尺寸或技术信息: 首饰/金工,首饰尺寸:7*5*1.5cm. 金工尺寸:15*15*13cm

Liu Qiwei_Lithos Offering奉石01

类别:胸针
材料:银,骨珐琅,24K金箔,Efcolor低温珐琅
工艺:骨珐琅烧制工艺,焊接,贴金工艺

Liu Qiwei_Lithos Offering奉石02

类别:胸针
材料:银,骨珐琅,24K金箔,Efcolor低温珐琅
工艺:骨珐琅烧制工艺,焊接,贴金工艺

Liu Qiwei_Lithos Offering奉石03

类别:胸针
材料:银,骨珐琅,24K金箔,Efcolor低温珐琅
工艺:骨珐琅烧制工艺,焊接,贴金工艺

Liu Qiwei_Lithos Offering奉石04

类别:胸针
材料:银,骨珐琅,24K金箔,Efcolor低温珐琅
工艺:骨珐琅烧制工艺,焊接,贴金工艺

Liu Qiwei_Lithos Offering奉石05

类别:烛台
材料:银,骨珐琅,24K金箔,Efcolor低温珐琅
工艺:骨珐琅烧制工艺,焊接,贴金工艺

奉石详细作品方案

包括灵感来源以及骨珐琅工艺研发细节

00:00
00:00

奉石

作品制作过程

作品简短介绍

该项目从象征记忆载体的古老石冢中汲取灵感。纵观人类文明史,我们以垒筑石冢、书写诗篇、供奉祭品等仪式悼念逝者,然而这些行为总是伴随着生者的自我展演——折射生者的道德姿态,而非真正与逝者对话。这种在我们当前时代愈发凸显的具有割裂感的仪式,构成了本系列创作的精神内核。我通过珐琅与金属工艺介入冲突、灾难与重生的混沌叙事,解构死亡、新生与记忆的符号体系,捕捉它们在当代社会中持续碰撞迸发的精神回响。

在本创作实践中,骨灰与珐琅釉料在烈火中彼此升华——物质嬗变过程被转化为为情感结构与文化符号的重塑仪式。制作行为本身宛若一场古老仪式的当代演绎,生命形态的终结在此转化为物质重生的起点。承载着原始仪式感与记忆联结的双重份量。通过对生命循环性的艺术转译,传统珐琅工艺被赋予当代语境的崭新叙事维度。这既是物质存在的终章,亦是精神永续的序曲。

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实践,以及您的作品如何与中国的设计、社会、环境或文化相关。

在文化层面,本实践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对其进行了批判性思考,首饰作品的“纸杯蛋糕”外形的就是来源于我们传统祭祀仪式中的贡品。此外,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思考,“香插”的器物也被创作用于本系列的作品。
在叙事方面,本创作的成果不仅仅是最后的实物,其工艺过程本身就是表达的一部分。中国人讲求“格物致知”,在此背景下,本实践的创作,尤其是“骨珐琅”的烧制是一种“工艺致知”,是一种在行动中追求“道”的叙事。这种叙事方式和我在中国接受的教育有着分割不开的关系。


刘奇伟
爱丁堡

刘奇伟是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他是英国 2018 年金匠设计与工艺协会奖(Goldsmith Craft & Design Council Award)金奖获得者,英国 2020 年全球艺术人才获得者(T1 Global Talent Visa),西班牙 2024 年巴塞罗那国际珠宝竞赛 Enjoia't奖提名,2024年中国"设计上海"最美首饰奖新锐奖获得者;英国苏格兰工艺协会成员、英国当代首饰设计协会成员,英国 Precious Collective 首饰协会成员;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欧盟 CraftHub 项目(国际合作)1项,作品参与国内外设计展会十余次;博士研究型设计作品《举重若轻》由英国杜伦东方博物馆永久收藏(2023)并获登北美金工协会(SNAG)《Metalsmith》杂志的封面(2024)等。

返回列表

目前网站正处于公测阶段

继续浏览

请将手机竖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