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站目前只兼容Chrome、Safari、Firefox和IE 10及以上的浏览器。

学生 / 时尚与材料设计

《The Blade of Venus》

入围
材质或格式: pvc、珠子
尺寸或技术信息: 激光切割、串珠

LOOK 1

LOOK 2

LOOK 3

The Blade of Venus(灵感来源/图案设计过程等等)

作品简短介绍

本作品为三套可穿戴饰品,运用激光切割与串珠技术相结合,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呈现独特的艺术效果。作品以螳螂与女性的关系链接展开思考,维纳斯作为爱与美的女神,传统上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优雅和魅力。雌性螳螂以独特的狩猎方式和交配后可能杀死同伴的习性而闻名,被视为强大、独立甚至是残酷的象征。当女性形象与螳螂攻击的行为相结合,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冲突,这种对比正是这部艺术作品核心思想的体现,我们用面料来探索女性在传统和角色中的身份地位。暗示女性既温柔优雅又强果断的复杂性。这不仅是对女性力量的一种庆祝,也是对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反思和打破。

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实践,以及您的作品如何与中国的设计、社会、环境或文化相关。

模块化设计思维强调通过独立、可组合的模块单元构建复杂的系统。在本作品中,每一套可穿戴饰品都由多个小模块组成,这些模块不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拼接与组合,也能根据不同的佩戴需求进行灵活调整。这一设计不仅极大提升了作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也使得每个模块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独立而又有机结合的角色。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与作品的核心思想——女性多重身份和复杂性——相得益彰。

在可持续设计的框架下,模块化设计具有显著的优势。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生产,减少了材料浪费和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激光切割技术的精确性还确保了每个模块的高效利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环保和节能。此外,模块化设计的可重组性使得饰品在佩戴过程中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和变换,提升了作品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作品不仅关注了艺术性和创意性,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行倩文;刘斌;孙广晨;顾佳伟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服装学院樱花园校区

艺术家团队,负责人行倩文,团队专注于探索材料在时尚领域中的多样性应用,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设计与创新。作品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思维,旨在创造出既具艺术价值又符合环保原则的时尚作品,打破传统时尚设计的界限的同时,推动时尚行业向更加环保、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将创新设计与材料的结合,让时尚不仅成为表达个性与美感的媒介,更可以成为推动可持续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返回列表

目前网站正处于公测阶段

继续浏览

请将手机竖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