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站目前只兼容Chrome、Safari、Firefox和IE 10及以上的浏览器。

专业 / 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

万物皆可AI——2024大湾区国际创客峰会主题视觉设计方案

入围
材质或格式: 户外广告布,背胶贴纸,桁架
尺寸或技术信息: 现场视觉涉及多样化尺寸,户外主视觉尺寸最大的有:6500x3400mm,最小的氛围小旗尺寸:123x164mm,导览地图:6500x3400mm,论坛背景:5500x1075mm,外围玻璃贴:11830x1040mm,工作坊画面:7600x3660mm。

大湾区国际创客峰会V&A大赛资料_1

大湾区国际创客峰会V&A大赛资料_ 2

大湾区国际创客峰会V&A大赛资料_ 3

大湾区国际创客峰会V&A大赛资料_ 4

大湾区国际创客峰会V&A大赛资料_ 5

作品简短介绍

本作品为2024年大湾区国际创客峰会主题视觉方案,以“万物皆可AI”为核心命题,通过视觉叙事展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趋势,传递开放共创的科技人文精神。作品涵盖主视觉海报、峰会周边物料及数字传播内容,以设计语言构建“技术觉醒”的文化符号,呼应中国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的时代命题。

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实践,以及您的作品如何与中国的设计、社会、环境或文化相关。

​神话叙事与科技隐喻
灵感源自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将“火种”符号转化为“AI技术”的视觉隐喻,象征技术突破对人类文明的启蒙作用。主画面中普罗米修斯传递圣火的意象贯穿传统产业(制造业、安防、教育等)与AI赋能场景(智慧农业、金融、商超等),形成“技术觉醒—产业共生”的叙事链条,呼应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型的宏观战略。普罗米修斯意象呼应了国际创客社区的开拓精神,结合西方神话中的“盗火”精神与中国“知行合一”的创新文化,塑造具有全球共识的视觉语言。

​网格系统与产业生态表达
通过规律性网格划分画面空间,每个单元格承载独立视觉单元:
​- 共性:统一网格框架象征AI技术的普适性,体现产业转型的底层逻辑一致性;
​- 独特性:差异化填充的行业场景(如传统制造业齿轮与智慧农业机械臂并置)展现AI赋能的垂直创新路径,呼应大湾区“跨界融合、多元共生”的产业生态。

色彩与科技人文融合
以科技蓝为主色调,辅以金色火焰与渐变光效,平衡理性秩序与人文温度。蓝色象征技术深度与全球视野,金色火焰隐喻创新能量的流动,暗合深圳“科技之城”的定位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技术输出的国际影响力。

​产业升级的社会议题回应
- ​制造业转型:传统工业场景与AI芯片、机械臂的并置,直观呈现中国技术驱动的生产力革新;
​- 民生领域赋能:智慧教育、医疗等场景设计聚焦技术普惠,体现AI解决社会痛点的公共价值,如教育公平、老龄化服务等。

创客生态与开放协作精神
网格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象征创客社区的协作网络,每个单元格如独立创客项目,在统一技术框架下迸发差异化创新,呼应峰会“自下而上推动产业升级”的使命。“火焰传递”的动态感也进一步强化全球创新者技术共享、开源协作的价值观。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表达
- ​智慧农业与绿色经济:画面中AI驱动的精准农业、新能源设施等元素,暗合“双碳”目标下技术对可持续生产的支撑;
​- 数字化减耗:主视觉通过高辨识度的符号系统(如火焰、网格)实现跨媒介复用,减少实体物料消耗,契合峰会“绿色创客”的环保倡议。

本作品以视觉叙事构建“技术觉醒”的集体记忆,将AI技术赋能产业的抽象趋势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通过神话转译、模块化系统及跨界场景融合,既彰显中国设计对全球技术议题的回应能力,亦为传统行业与创新者搭建对话桥梁,助力大湾区成为“AI+产业”的国际创新试验场。其价值不仅在于美学表达,更在于以设计驱动社会对技术伦理、产业共生与人类命运的深度思考。


深圳柴火创客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西丽社区兴科路万科云城设计公社B6区-B622

2011年,柴火创客空间由深圳矽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潘昊成立,寓意“众人拾柴火焰高”。2015年,李克强总理到访柴火并成为柴火荣誉会员。柴火是深圳第一家创客空间,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推动创客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创业的促进,成为海内外创客对接深圳产业资源的桥头堡。定位“深度服务产业创新升级的国际化双创平台”,柴火致力聚合国际创新人才,为创客(Maker)提供自由开放的协作环境,鼓励跨界的交流,促进创意的落地以至产品化。同时,立足传统产业的创新需求,搭建创客与产业协作对接的平台,推动全球创客社区的创新解决方案嫁接到本地产业链,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目前,除了深圳本部,柴火已在四川成都设立了分部,聚焦“科技生态”主题,引入国际创新方案,垂直服务当地企业对科技创新升级需求。

返回列表

目前网站正处于公测阶段

继续浏览

请将手机竖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