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网站目前只兼容Chrome、Safari、Firefox和IE 10及以上的浏览器。

专业 / 建筑与环境空间设计

福田中学校园设计

入围
材质或格式: 混凝土+金属幕墙
尺寸或技术信息: 120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高密度城市包围的校园

在周边数公里之内,可以看到深圳快速城市化产生的极为多样的城市肌理,场地北、东、南三面被百米高层紧贴环绕。

从宿舍架空层走向空中社交圈

为了应对高密度垂直校园的瞬时竖向交通压力,设计在20-30米的高空塑造了一个视野极佳的第二地面,也成为宿舍与教学楼之间的“捷径”。

运动会上的田径场

占据近一半场地面积的400田径场,是周边2公里范围内唯一的标准田径场。除周末及寒暑假为周边市民提供专业的运动场地外,也为周边中小学一年一度的校园运动会提供场地。

空中社交圈

空中社交圈,是一个在教学楼6-7层间上下起伏,由楼梯、坡道、架空层、露天剧场、屋面花园等串联起来的连贯社交空间体系。

多层运动空间

设计高效利用下沉庭院、裙房顶面、建筑物屋面,最大化室外和半室外活动空间。

福田中学校园设计

福田中学的一天

从清晨到日暮,用镜头记录学生们在福田中学里面的生活日常。

作品简短介绍

位于深圳市中心区的福田中学是特区内规模最大的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超高的建筑密度、紧张而复杂的都市环境,使其成为2018年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颠覆传统校园与城市分隔而设的惯例,打破边界、城校共享,原址重建后的福田中学试图提供一种“城市中的城市”的校园新类型。
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在福田中学这里,校园的边界不再是围墙,而是一个透明而有吸引力的城市界面。设计将操场抬升至7.4米的平台之上,下方为13600平方米的一系列文化设施,周边社区可与学生分时共享。为应对地块的不规则形状和局促的入口空间,设计将原本南北方向布置的操场逆时针旋转15度,解决问题的同时,还给城市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入口广场,如今已经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儿童玩耍运动的活力街区公园。标准的田径场,也为周边中小学一年一度的校园运动会提供场地。
平行交织的教学楼体量创造多条东西向视觉通廊,整个校园空间向外聚焦,最大限度地扩大朝向中心公园和CBD天际线的视野。学生不再与城市隔绝,而是成为周边都市的积极观察者。
如何才能减少高密度校园所产生的压抑感?设计提出了“多孔校园”和“多层地面”两个空间策略。多孔校园的策略在水平和竖向两个维度上展开。水平向度上,植入大大小小的下沉庭院,激活空间深处的自然采光与通风 。垂直向度上,宿舍及教学楼各层的架空层,将东南风引入校园,创造出适宜亚热带气候条件的可呼吸空间聚落。多层地面的策略也是重要的手段。立体多层的户外空间格局,创造出分布于不同高度、尺度的开放空间系统。
设计上引入空中社交圈,在20-30米的高空塑造了视野极佳的第二地面,同时成为宿舍与教学楼之间的“捷径”。同时,作为在教学楼6-7层间上下起伏、由楼梯、坡道、架空层、露天剧场、屋面花园等串联起来的连贯社交空间体系,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共享与碰撞随时随地自然发生。
福田中学紧邻深圳一条极为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新校园维持原有的东高西低的空间布局,种植真草的足球场与原福田中学操场草坪一样,继续与旁边的中心公园实现生态联动,成为一个对鸟类友好的生态校园。
立体多层的景观空间共同形成相互连接的生态基础设施,构成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海绵校园。教学楼裙房中设置了一个自然博物馆,融入地理、自然、生态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教育素材和户外课堂,让教育与建筑真实的互动,让校园真正成为一本教科书。

请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实践,以及您的作品如何与中国的设计、社会、环境或文化相关。

2013年,三位年轻的建筑师落脚于北京的胡同中,陈忱、Nicola Saladino和Federico Ruberto,他们中两位来自意大利 ,一位来自中国。他们在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相遇,建筑和景观都市主义的双重背景,试图打破专业和尺度边界的共同兴趣,使他们决定一同创立reMIX临界工作室,探索建筑与景观共同形成的连贯城市体系,并将这一理念贯穿至今。2022年,临界工作室来到深圳,开启一个重要的新篇章。
经过十年的探索,从最初一系列北京胡同里见缝插针的超小空间装置和小型建筑改造委托,到近来如城市般庞大,超过50万平米规模的校园设计,临界工作室始终在尺度、类型、文脉迥异的中国项目中找寻突破。
落实到福田中学这一作品里,在寸土寸金的深圳高密度校园建设前提下,设计希望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校园”的概念,探索新的学校建筑类型以应对前所未有的密度,适应新的教育模式改革;反思当代校园应担当的角色,提出新的校园空间范式,以更好地与周边社区产生真实而紧密的共享关系,并与自然产生联动。


reMIX Studio临界工作室
广东省深圳市

reMIX临界工作室在北京成立,并在深圳和新加坡设有分支。reMIX涉足装置、建筑、景观以及城市规划设计,横跨多个尺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reMIX贯穿始终的设计理念;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是reMIX持之以恒的工作方法。 reMIX致力于打破专业和尺度界限,将建筑与其环境视作相辅相成、互为完善的总体整合设计,试图打造连贯、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城市建成环境。

返回列表

目前网站正处于公测阶段

继续浏览

请将手机竖屏观看